BOKEN
物理性能試驗項目簡介
物理性能測試指運用各種儀器、儀表、設備、量具等檢測手段,測量或比較各種紡織產品的物理性質或物理量的數據,并進行系統整理、分析,以確定紡織品物理性質和品質優劣的一種檢驗方法。
絨毛保持性
「目的」:
是為了評價在絨布面料中絨毛的保持性能(是否容易脫落)而進行的試驗。
「方法」:
根據「JIS L 1075機織物和針織物的絨毛保持性的試驗方法」實施。
在絨毛保持性試驗中,燈芯絨、平絨類等面料適用于A法、毛巾類線圈式絨布面料適用于B法、抽褶加工的面料適用于C法。常用的方法A法(使用通用型萬能磨耗試驗機)為
80mm×80mm的試驗片A和直徑15mm或22mm的圓形試驗片B各3枚。把試驗片B的絨和地線分開,稱出絨毛的質量(MB)。
將試驗片A以絨面朝下的狀態固定在通用型萬能磨耗試驗機上,用研磨紙摩擦指定回數(通常為500回)。
將試驗片A的磨損部分切成與試驗片B大小相同的圓形,將切下來的部分分成絨和地線,稱出絨毛的的殘留重量(MA)。
根據下面的公式計算出絨毛保持率(%)。
絨毛保持率(%)=(MA/MB)×100%
磨耗強度
「目的」:
所謂磨耗強度,是指在生活活動中,布料在受到摩擦作用而磨損(表面磨損)時,為了評價布料的易破損程度而進行的試驗。也評價是否容易發生表面起毛等外觀變化。在日常生活中衣服、家居服、床品類及地毯會受到很多的摩擦作用。
面料一旦磨損,其形態、功能性的性能就會下降。結果就是強度下降。例如,毛衣的肘部、褲子的下擺、床單等,會因為磨損而變薄、受損。從日常穿著衣服時發生的磨損現象的結果來看,衣料品的磨耗強度是很重要的試驗項目。
「方法」:
根據「JIS L 1096機織物和針織物的面料試驗方法」實施。
磨耗強度試驗根據產品中使用部位、材料、目的不同,有從A法到F法的試驗方法。通用型適用于一般的機織物,馬丁代爾法一般適用于毛的編織物。
常用的方法有:
通用型萬能磨耗機A-1法:取直徑約120mm的試驗片6枚、放置在橡膠膜上。在加壓板上安裝砂紙,設置4.45N的荷重。開啟氣泵開關(空氣壓27.6KPa)。放下加壓板,開始試驗。摩擦試樣孔洞7-9mm時停止試驗,記錄回數。
馬丁代爾法(E法):取直徑38±3mm的試樣4枚。將試樣夾具安裝在耐磨儀上,并施加規定壓重。 當摩擦到有兩根以上紗線斷裂、試樣上有摩擦孔洞時、與JIS L 0804 變褪色用灰卡3級同等程度、試樣發生顯著外觀變化時停止試驗,記錄摩擦次數。
伸長回復率
「目的」:
是為了評價有彈性的針織物和機織物的伸縮性而進行的試驗。有彈性的織物是指使用氨綸等有彈性的線而有伸縮性的織物。
「方法」:
根據「JIS L 1096機織物和針織物的生地試驗方法」實施。
伸長回復率和殘留率有從A法到E法的試驗方法。常用的方法B-1法(定荷重法)為取有彈性方向50mm×300mm的試驗片3枚,將其固定在試驗機上,有效長度為200mm(L。)施加14.7N的力1H(L?)。測量除去荷重后30s和1h的長度(L?),根據下面的公式計算伸長回復率和殘留率。
伸長回復率(%)=(L?- L?)/(L?- L。)×100%
殘留率(%)=(L?- L。)/ L。×100%